“今年受疫情影響,群眾出行游玩受到限制,隨著上級復工復產各項規定不斷落實,有很多人選擇到風景秀美、環境良好太河鎮歡度周末或小長假,在這里居住體驗別具特色的民宿成了不少游客的不二選擇。每逢周六周日,來玩的游客少不了?!?span>4月22日一大早,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太河鎮魯子峪村黨支部書記侯言緒對村里的大街小巷轉了個遍,查看環境衛生。
太河鎮地處純山區,風景秀麗,傳統村落聚集。是中國礦泉水之鄉、國家級古村落森林公園。為堅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淄川區太河鎮堅持把發展民宿作為拉長旅游鏈條、助推貧困增收、促進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將“民宿+扶貧”有機結合,創新方式,傾力支持,積極打造民宿示范村,有效實現了產業發展、群眾脫貧、鄉村振興等多贏局面。
民宿成為脫貧“搖錢樹”
“我們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97戶,貧困人口157人,2016年村里利用100萬元扶貧資金對租用村民閑置的舊房子、破院落進行集中修繕翻新改造,建設‘蕓弘山房’民宿項目,每年給村民5000元租金。此外,村里專門成立旅游合作社負責管理運營,并與旅行社合作,為民宿拉動游客住宿,同時入駐美團、攜程等訂房APP。2019年民宿實現收入40多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6000元,進一步鞏固了全村脫貧成效?!焙钛跃w對通過民宿發展帶動脫貧成效非常滿意。
近年來,太河鎮積極發揮傳統古村落集聚的優勢,將民宿發展與脫貧攻堅緊密結合,按照“民宿村—民宿集群—民宿集群旅游區”的總體目標,充分發揮扶貧資金的撬動作用,引導有條件的村莊,采取入股、出租等方式,把閑置破落的農家院統一收儲管理,集中打造高端民宿,助力鄉村旅游發展。目前,全鎮建設民宿的村達到15個,改造民宿院落近百套,培育單體、獨棟20余個,擁有床位1000多個,年接待能力可達20萬人次。
下端士村從盤活閑置村內房屋資產開始,修舊如舊,鼓勵開辦“農家旅館”“農家餐館”“民俗園”等,依托產業扶貧,新建海棠山舍等5套民宿,通過固定收益方式,為全村貧困戶20戶25人進行分紅,年可分紅1100多元。新建餐飲中心,可接待100余人就餐,實現旅游餐飲住宿“一條龍”服務?!耙坏焦澕偃?,我們的民宿直接是爆滿啊。我們已經建好的16套民宿全部對外營業,其他的待疫情結束后進行裝修?!毕露耸看妩h支部書記肖玉愛說道。
“一幢舊房子經過改建后,華麗轉身成為山區群眾脫貧致富的‘搖錢樹’。這一舉措,既有效破解了土地瓶頸、盤活了閑置土地和房屋,又提升了旅游發展規模和層次。經過改造后的老宅子一下子變成城里人稀罕的好地方,農家飯變成人們津津樂道的‘新口味’?!碧渔傸h委書記張行海說。
精品民宿助力鄉村振興
石頭壘成山墻,麥草合蓋屋頂,院墻邊小橋流水,山頂處云遮霧繞,遠眺觀山見水,太河鎮“蕓弘山房”、柏樹民宿、叮咚小院等精品民宿猶如“世外桃源”吸引諸多游客流連忘返,住農家院、吃農家飯成為廣大旅客的首選,民宿產業發展前景看好。
太河鎮進一步拓寬發展思路,積極構建多主體參與民宿開發運營的利益聯結體,形成了企業、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等多方參與的不同合作模式,為民宿發展注入了源頭活水。實施村企聯建,用財政扶持扶貧項目發展民宿,村集體入股參與經營利潤分成,實現企業、村集體收入增加;實施合作運營,組織農村鄉賢成立合作社,對農村閑置的舊房子,采取出租或入股等方式交給合作社統一運營,實現“以房養老”,有效解決了山區村集體增收和農村老人養老問題。
“民宿發展彌補了全鎮旅游產業的不足和短板,培育形成了貧困村、貧困戶旅游扶貧新亮點,讓游客能來、能玩、能留、能住,有效實現了‘當日游’向‘過夜游’的轉變,取得了盤活閑置資產、提升集約水平、補齊旅游短板、促進致富增收、推動鄉村振興的多贏局面?!睆埿泻Uf。
在“共享經濟”“鄉村振興”等時代命題共同推動下,大量城里人涌入郊區和山區,太河鎮過去無人問津的村落正發展成為有活力的民宿旅游村,一幅鄉村振興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